深秋暖阳,丹江口市幼儿园的操场格外热闹。11月22日,“萌娃遇警犬·安全伴成长”亲子活动开启,热身舞尚未结束,训导员身后的警犬已牢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这不是简单的“撸狗大会”,是丹江口公安把警犬“尖兵”变成了“安全教具”。“安全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用他们看得懂、喜欢听的方式,把反诈、禁毒知识刻进DNA里,这才是护平安的长久招儿。”民警蹲在操场边,看着围观警犬的小不点们,笑着说出了重点。
警犬们亮相,小朋友们先是集体“静音”两秒,下一秒就炸开了锅:“哇!好帅!”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攥着妈妈的手蹦得老高,奶声奶气的呼喊声穿透力爆棚。训导员则是秒变“科普博主”,指着其中一条警犬说:“这是搜爆小能手,鼻子比咱们最灵的侦探还厉害,藏再深的危险都能揪出来!”
到了技能秀环节,直接把场子燃到顶点!搜毒犬贴着地面一顿猛嗅,积木堆里藏的模拟毒品盒,三两下就被它精准定位;护卫犬接到指令的瞬间像离弦箭,扑向靶标的动作干净利落。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没有停过。
到了投喂环节,训导员拿着专用零食,手把手教孩子们“温柔投喂”,警犬们乖乖坐好,吃完还会轻轻蹭蹭小手掌,在这波“萌力攻击”下,家长们的手机快门就没停过,朋友圈素材直接拿捏!
警犬卖萌是吸睛密码,真正的反诈干货这才重磅上线!民警举着卡通卡片开启“灵魂拷问”:“有人打电话说送你奥特曼全套玩具,要你家银行卡号,给不给?”“不给!”小奶音们齐声喊得超响亮。“那说帮你充游戏皮肤,要你爸爸妈妈的微信密码呢?”“也不给!”这下连家长都忍不住鼓掌。
民警趁热打铁,掏出“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家人们,这个‘反诈神器’必须安排!扫码注册一步到位,骗子套路全白费”,家长们秒变“听话宝宝”,掏出手机咔咔扫码,一位爸爸边扫边笑:“这可比刷短视频学反诈管用多了,今天带娃来值了!”更贴心的是,民警还准备了印着反诈标语的小贴纸,孩子们领到后立马贴在自己的小书包上,拍着胸脯说:“我要当家庭反诈小卫士,监督爸爸妈妈!”连刚吃完零食的警犬都竖起耳朵听,仿佛在说“这个任务我也能参与”。
而禁毒知识的讲解更是直接升级为“沉浸式课堂”——操场的展台上,透明盒子里整齐摆放着各类仿真毒品,从彩色的“跳跳糖”到伪装成奶茶粉的冲剂,形态各异的“危险品”瞬间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宣传民警走过来,逐一拿起仿真毒品讲解:“这个看着像跳跳糖的,其实是**;这个包装花哨的‘小零食’,吃了会让人失去意识。”孩子们凑上前睁大眼睛:“警察姐姐,那我们怎么分辨呀?”“记住啦,陌生人给的东西再好吃也不能要,这就是最棒的分辨方法!”
民警借着仿真毒品展进一步科普:“搜毒犬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坏东西’现身时第一时间找到它们,因为毒品是会啃噬健康的魔鬼,会让爸爸妈妈生病,还会毁掉整个家庭。”他举起罂粟花图片,阳光照在画面上,原本艳丽的花朵此刻显得格外刺眼,“这花看着漂亮,却是制造毒品的源头,咱们不光自己要远离,还要告诉身边人别碰它。”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小拳头都攥得紧紧的,禁毒的种子就这么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扎了根。
阳光把操场染成暖金色,警犬们趴在地上晒着太阳,反诈民警给家长们讲述着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仿真毒品展台前仍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这场“萌娃+警犬”的活动,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安全科普,更是全民反诈、禁毒防线向家庭延伸的重要一步——当孩子们把“远离毒品”的意识带回家,当家长们把电信诈骗辨别技巧传递给长辈,就形成了一张覆盖“老中青少”的反诈、禁毒防护网。这种“教育一个娃,带动一个家,辐射整个社会”的裂变效应,正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生动实践,也是守护每个家庭幸福的坚实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