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今日丹江口   丹江口人舌尖上的记忆,都藏在这张金灿灿的均州油馍里
返回列表
查看: 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丹江口人舌尖上的记忆,都藏在这张金灿灿的均州油馍里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1

回帖

727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727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清晨的丹江口

水库的水雾还弥漫在空气之中

街角早餐铺的铁锅

早已腾起一缕缕油烟

172532e6ezz662n669qfjx.gif

一张张裹着油光的均州油馍

在油馍师傅的手中翻转制作

新鲜出锅的均州油馍色香味俱全

金黄酥壳上还沾着细碎葱花

咬开的瞬间

咔嚓声混着麦香、油香撞进喉咙

是咱本地人忘不了的味道

172531sxijj0wiz6jpxp5w.png

一方水土养一方馍

丹江口的麦香,是水库与河流的馈赠

均州油馍的灵魂,藏在土里。

172533rysk82d2oyoglbyy.gif
172540v88a2vlafl0sftz8.png

老一辈人都说:做油馍的面,得是咱丹江口冬小麦磨的。这些喝着汉江水、沐着水都雾气长大的小麦,磨出来的面粉自带一种温润的甜,恰到好处的筋度,让油馍既能撑得起油炸的蓬松,又保留着麦粒原始的香气。

更讲究的是水。老匠人揉面必用清晨从汉江里挑的软水,经过一夜沉淀,水质清冽柔和,和出来的面团摸上去像婴儿的脸蛋,软乎却不粘手。

手上的功夫

从面团到金馍,藏着摊主的温度哲学

真正让均州油馍区别于普通油饼的,是摊主们手上会说话的功夫。

172542ovs8vjad88cysz8e.png

和面:面粉与水的比例全凭手感。水多了面瘫,水少了面硬,得揉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粗糙的手指**面团里一戳,能准确判断出筋道到了几分。

172544djzwispuylppwfjf.gif

擀制:这是最见功夫的环节。摊主抄起枣木面杖,从面团边缘缓缓推擀,待面皮薄如蝉翼,撒上一把现切的嫩葱花,再像卷寿司般轻轻卷起,盘成螺旋状后按扁。

172548eq88rsofvurf7ooo.gif

油炸:铁锅里的菜籽油烧到六成热,摊主用竹筷夹起面坯轻轻一放,滋啦一声,油花瞬间欢腾起来。

172611aamqapmz775p75ss.gif

刚出锅的油馍还冒着热气,表皮咔嚓一声裂开细纹,露出里面蜂窝状的金黄内里——咬一口,外层酥得掉渣,内里却像棉花糖般松软,麦香、葱香、油香在嘴里炸开。

172616dm6vx160n1m7fmay.png

一张油馍里的丹江口

不仅是早餐,更是岁月的注脚

对咱们丹江口人来说,均州油馍从来不只是食物。

172628z7hni2t322nzb8w8.png

小时候天没亮就被妈妈叫醒,揉着眼睛啃两口刚出锅的油馍就往学校跑。它还是是街坊邻里的温度计——早上碰见熟人,总有人笑着说:今儿油馍刚出锅,趁热尝尝?

172635oepxqrzrqqefiied.png

街角的油馍摊总亮着最早的灯,摊主守着一口热锅,看着来来往往的熟面孔。有人匆匆买走两个赶去上班,孩子们举着油馍边吃边跑......

172639z64371z57n7uuh54.png

小摊里的油锅还在滋啦作响

油馍的香气漫过丹江口的小巷

钻进每一个丹江口人的记忆里

下次路过街角的早餐铺

别忘了停下脚步

买一份刚出锅的均州油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33 | 帖子:2428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19-520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