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Text!
136
1
727
网站编辑
清晨的丹江口
水库的水雾还弥漫在空气之中
街角早餐铺的铁锅
早已腾起一缕缕油烟
一张张裹着油光的均州油馍
在油馍师傅的手中翻转制作
新鲜出锅的均州油馍色香味俱全
金黄酥壳上还沾着细碎葱花
咬开的瞬间
咔嚓声混着麦香、油香撞进喉咙
是咱本地人忘不了的味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馍
丹江口的麦香,是水库与河流的馈赠
均州油馍的灵魂,藏在土里。
老一辈人都说:做油馍的面,得是咱丹江口冬小麦磨的。这些喝着汉江水、沐着水都雾气长大的小麦,磨出来的面粉自带一种温润的甜,恰到好处的筋度,让油馍既能撑得起油炸的蓬松,又保留着麦粒原始的香气。
更讲究的是水。老匠人揉面必用清晨从汉江里挑的软水,经过一夜沉淀,水质清冽柔和,和出来的面团摸上去像婴儿的脸蛋,软乎却不粘手。
手上的功夫
从面团到金馍,藏着摊主的温度哲学
真正让均州油馍区别于普通油饼的,是摊主们手上会说话的功夫。
和面:面粉与水的比例全凭手感。水多了面瘫,水少了面硬,得揉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粗糙的手指**面团里一戳,能准确判断出筋道到了几分。
擀制:这是最见功夫的环节。摊主抄起枣木面杖,从面团边缘缓缓推擀,待面皮薄如蝉翼,撒上一把现切的嫩葱花,再像卷寿司般轻轻卷起,盘成螺旋状后按扁。
油炸:铁锅里的菜籽油烧到六成热,摊主用竹筷夹起面坯轻轻一放,滋啦一声,油花瞬间欢腾起来。
刚出锅的油馍还冒着热气,表皮咔嚓一声裂开细纹,露出里面蜂窝状的金黄内里——咬一口,外层酥得掉渣,内里却像棉花糖般松软,麦香、葱香、油香在嘴里炸开。
一张油馍里的丹江口
不仅是早餐,更是岁月的注脚
对咱们丹江口人来说,均州油馍从来不只是食物。
小时候天没亮就被妈妈叫醒,揉着眼睛啃两口刚出锅的油馍就往学校跑。它还是是街坊邻里的温度计——早上碰见熟人,总有人笑着说:今儿油馍刚出锅,趁热尝尝?
街角的油馍摊总亮着最早的灯,摊主守着一口热锅,看着来来往往的熟面孔。有人匆匆买走两个赶去上班,孩子们举着油馍边吃边跑......
小摊里的油锅还在滋啦作响
油馍的香气漫过丹江口的小巷
钻进每一个丹江口人的记忆里
下次路过街角的早餐铺
别忘了停下脚步
买一份刚出锅的均州油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好了,发布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收藏:33 | 帖子:2428
电话:15342700808工作日 8:15-18:00在线
扫描掌上手机版二维码随时随地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