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去年暑假参与“兼职”时的情形,李学依然发蒙。
当时,在社交软件上,一名同城网友告诉李学,有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刚推出,处于“拉新”“引流”阶段,因此他们急需为应用程序“充场”的人员,“根据你注册之后在应用程序上的活跃度,最高可以拿到2000元的报酬”。
在薪酬诱惑下,李学带着几个朋友一同前往约定好的地点。对方要求他们在手机里下载一款“新应用程序”,准备好身份证,跟着应用程序提示进行人脸识别,完成实名认证。
他回忆说,对方要求他们下载一款叫作“天府通办”的移动端应用程序,除了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等需要本人操作的步骤,他们的手机几乎全程都在对方手上,“是由他们进行操作的”。
不过,在他们配合对方完成所有步骤之后,对方却称:“由于系统升级,暂时给不了报酬了。”随后将他们手机里的“天府通办”卸载了。
公开资料显示,“天府通办”移动端是四川省“一网通办”移动端总门户,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统一事项管理等基础支撑体系,面向自然人和法人提供一站式网上办事渠道。
根据“天府通办”移动端的指引,记者发现,只需要在其中点击“企业开办”功能,按照全部流程要求完成名称、税务、公安等事项的登记后,再由投资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电子签名,这一申请便能进入审核流程,如果通过便能拿到营业执照。
按照上述流程,在四川办理营业执照的手续不用本人到场,全程均可在移动端操作完成。
入职背调才发现名下有多家公司
因为“兼职”而导致信息泄露的,不只李学一个人。2023年12月,在四川一高校读研的周青,通过一家公司的面试。他与公司达成就职意向,但在背景调查的阶段,录用流程却无法推进。信息显示,他名下有多家企业。
他告诉记者,涉事公司注册地在北京房山、怀柔两区,注册时间均在2021年12月。其中,他是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两家公司的监事,这4家公司都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周青称,自己从未注册过这些企业。但对他来说,想要走正常流程撤销企业设立非常困难。税务部门的信息显示,有两家公司在同一时间段开出了400多万元的发票,他需要先补齐未缴的5.86万元税款。“这些发票都是虚开的,甚至有可能涉嫌犯罪。”他说。
根据刑法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虚开的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周青怀疑,自己的身份和人脸识别信息可能被冒用了。为此,他调取了涉事公司注册使用的人脸识别存档照片,发现这是他2019年时的照片。
他回忆起自己在2019年做过的一份“兼职”,同样是下载几款手机应用程序,注册成功后给钱。
“这两款手机应用程序,我都在里面进行了人脸和实名认证,后来,其所属企业倒闭了。”周青认为,应该是不法分子盗用了当时的人脸识别信息,并且冒用身份注册了多家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当年一个以周青的名义注册的应用程序,于2019年10月因涉嫌网络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被湖南省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1月17日,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接到周青反馈后,他们已经开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我们会依法作出相关行政决定”。
公民人脸识别数据被公开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