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丹江口市两处校园里的掌声撞在了一起。市第一中学高一(18)班,穿警服的民警正给唐诗博系上红绶带,奖品递过去时,全班同学都在叫好。几公里外的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9)班的王文栋也站在课桌围成的“小舞台”中央,同样因为全省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的好成绩,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光。
此次颁奖仪式并非简单的荣誉授予,而是丹江口市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生动实践。两名少年的荣誉时刻,如同一个清晰的窗口,将当地“预防为先、教育为本”的禁毒工作思路清晰呈现。从线上竞赛的脱颖而出到民警入校的现场表彰,这份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当地禁毒工作的精准思路与扎实举措。
“意料之外”的荣誉,“情理之中”的深耕
“没想到一次线上竞赛能获得如此隆重的认可!”讲台下的同学们激动而小声的议论。唐诗博和王文栋在11月中旬全省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中,从全市符合参赛条件的数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绩位列前茅。
这份看似“意外”的荣誉,在禁毒工作者看来,却是长期深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丹江口市严格落实上级禁毒委员会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将禁毒知识系统性融入基础教育各环节,实现禁毒教育常态化。据悉,在接到省禁毒委员会的竞赛通知后,市公安局、市教育局迅速部署落实,以“全员参与、全程督导、全面覆盖”为工作标准,组织符合参加范围的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禁毒法律法规、毒品种类识别及防范技巧,形成“校校有组织、班班有学习、人人都知晓”的备赛氛围。
绶带披肩,亦是课堂延伸
颁奖仪式虽简约却不失庄重。丹江口市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三官殿派出所民警,先后前往两所学校的获奖学生班级,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完成绶带佩戴与奖品颁发。“表彰优秀学生,既是对个人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师生禁毒意识的集中唤醒。”参与颁奖的治安大队民警表示。
随后,民警依托“十分钟”校园微课堂,结合真实案例向学生们讲解禁毒知识。从**的伪装性到吸毒的严重危害,从法律法规到自我保护,民警的讲解深入浅出,现场互动频频。这“十分钟”微课堂,实则是丹江口市构建“警、校、家”三位一体禁毒防线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小切口见大政策,从竞赛到实践的禁毒育人之路
一次竞赛,一场颁奖,看似小事,却连缀着国家禁毒工作的宏观布局。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发展,特别强调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筑牢拒毒防毒的思想根基。丹江口市以竞赛为契机,将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正是对“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禁毒方针的基层实践。
“我们不只看重竞赛成绩,更关注禁毒知识如何转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活动现场,思源实验学校的老师说道。通过“以赛促学、以奖促行”,丹江口市正尝试探索一条从课堂到社会、从知识到行动的青少年禁毒教育路径,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深植于新生代心中。
两名少年的获奖,像一束微光,照见了禁毒宣传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的力量。当禁毒知识不再停留于纸面,当拒毒意识转化为一代人的自觉,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真正的禁毒成果,就蕴藏在这一个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平凡故事里。